从控制论的角度 谈谈你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时间:406次浏览2019.05.23提问

从控制论的角度 谈谈你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已解决问题

hao231知道平台可亲可爱的叶韵叶行网友在406次浏览2019.05.23提问提了关于时事热点社会学社会发展相关的问题,他的提问应该从控制论的角度 谈谈你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时事热点社会学社会发展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你无异于雪中送炭,让我感激涕零 !

第1个回答

匿名用户2019.05.23回答   原始共产社会应当是很理想很光明的社会,可是它却发展成为最黑暗最残酷的奴隶社会。从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原始共产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社会的大倒退。站在生产力发展的立场来看,原始共产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则是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夺取政权后依靠军队和官僚机构的统治,可以推行任何荒谬的社会制度,而且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譬如蒙古在中国建立的元朝。当时社会制度之残暴,从其婚姻制度即可见其一斑:汉族女子出嫁都必须先让“家鞑子”睡三天,然后才能与丈夫成婚。因此汉人都把第一胎的婴儿摔死。但是元朝还是维持其残暴的统治近百年之久。不能认为这种荒谬的社会制度是中国社会按自身规律发展的结果。因此1368年蒙古人被赶出了中国,中国社会才恢复了它本来发展的正途。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矛盾造成的。认为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即工资,仅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无产者始终处于极端贫困的境地。因此总的社会购买力,随着无产者队伍的壮大和生产力的发展,将会越来越低于社会商品的总值。因此,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的结果。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下已经出现的庞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认为只有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才能使生产力得到更大的发展。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为社会主义准备下了物质基础。  但是,与马克思主义所预料的相反,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工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劳动力作为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其价格即工资中也包含了利润。剩余价值并不是全部转化为资本,一部分也转化为社会购买力。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根据自动调节原理,其实是商品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调节不良出现的一种震荡现象。从商品生产一开始,利润就自动地调节着生产,而使商品生产成为一种自动控制系统。由于利润体现的过程有较大的时间滞后,因此出现商品生产系统的震荡现象。这种现象是随着商品生产出现而出现的。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流,才受到人们关注。随着《经济控制论》、《系统工程》、《运筹学》等新兴学科运用于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经济领导部门的宏观调节,计算机的普遍运用以及网络信息传递速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共享等技术成为现实。商品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质量也越来越高。计划经济只不过是舍弃了商品生产的自动控制,采用了人工控制,当然无法和自动控制相比。因此到二十世纪后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国民经济随着政府行为大起大落,频频到达崩溃边缘,经济状况明显落后于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贫困,数十年得不到改善。  马克思虽然曾经意识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商品经济中即可能存在,但是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根本还没有自动调节理论。自动调节理论是在出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后,为解决其出现的不稳定现象才出现的新学科。以后人们才觉悟到很多社会不稳定现象也是自动控制系统的问题。才发展出《经济系统控制论》并将其运用于控制社会经济系统。由此引发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