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 户房的口号

时间:823次浏览2018.06.29提问

府衙 户房的口号

已解决问题

hao231知道平台可亲可爱的逆水游鱼网友在823次浏览2018.06.29提问提了关于历史相关的问题,他的提问有没有府衙 户房的口号历史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希望你能感受到,我最真诚的谢意 !

第1个回答

蕴真2018.06.29回答逗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濒沧海襟太行京南第一府,理繁杂制紧要冀北无双卫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从古代县衙楹联中看古人的为官之道治浮梁,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县衙大门上的楹联明清时,知县任期三年一届,可以连任三年,头尾近十年,所以说“十年踏地”。这副楹联门见山,清楚地表明了为官者的责任和决心。“工堪比官,斧斤利刃,随手携来,因材而用;医可喻政,硝磺猛剂,有时投下,看病如何。”从仪门正面的这副对联,广纳人才,铁腕治邑且审时度势的为政思路可见一斑。  视民如伤,浮邑苍生皆我子;  修己以敬,东林前辈是吾师。——仪门正面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门前的楹联该联平达顺畅,言简意赅,不愧是一副好的“安民告示”。大堂内还有三副对联,分别是: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广无冤狱;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这些楹联所表达的内容,与大堂审理重大案件、进行重要政务活动的场所氛围,可说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为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二堂过道上的楹联,这副楹联突出了克己奉公的为官之道。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惟重,罚疑惟轻。——二堂的檐柱联这幅楹联昭显出奉公执法,赏罚分明的执政理念,又暗含刚柔相济,张驰有度的行政方法,堪称好联。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尔公,先慎尔独;国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持其平,还酌其通。——二堂内的楹联,上联道出了为官就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道理,同时提醒自己要保持“慎独”的操守;下联则将国事与家事联系起来,表达了“在其位要谋其政”的思想,对“份内事”要努力去做,公正处理,并着力解决问题。同在三堂中,另一副集杜甫诗句的对联: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这幅楹联尽管与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角度不同,但仍可与其媲美。作为知县,你总不能苛求他“居庙堂之高”吧?倒是清代的郑板桥,将县官的情怀表达得更为传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福建福安县衙联:什么叫好官?能免士民咒骂足矣有何称善政?只求狱讼公平难哉山东金乡县令王玉池自撰县衙联: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官联”和“官箴”,可以说是古代官场文化的一个侧影。但“官联”的高下,与其创作者、倡导者本人的政绩、人品,是不能一一对号的。此外,有一些道理是需要用心去铭记,用生命去践行的,比如说某些“官联”和“官箴”的警示内容。感悟古代府县衙门对联头上有青天做事须循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这是清代陈景登在河北晋州做官时,针对晋州人贫地瘠,官吏多贪的现状,随撰联悬挂府衙门前,引以自戒。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已。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这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旧县县衙的诸多对联中的一副。上联是告诫人们要遵纪守法,安分守己,遇事要忍让,不要动不动都打官司。下联主要是提示为官者要勤勉慎重,人命关天,办事要公平、正直,才不会造孽欺天。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河南省内乡县衙中最著名的一副对联。上联讲的是为官之道,要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看淡然一些,要为地方百姓谋福祉。下联是百姓大似天,要爱民亲民为民,不要欺压百姓。另外还有内乡县衙大堂的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人即负国何忍负之。内乡县丞衙大门对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典吏衙大厅对联: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史无私民意安。只愿厅中差事少但求世上好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