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的意义何在?度自己?还是渡众生?

时间:1661次浏览2018.02.16提问

修佛的意义何在?度自己?还是渡众生?

已解决问题

hao231知道平台可亲可爱的匿名用户网友在1661次浏览2018.02.16提问提了关于宗教相关的问题,他的提问怎么修佛的意义何在?度自己?还是渡众生?宗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不知道说什么,送你一朵小红花吧 !

第1个回答

蕴真2018.02.16回答先度己,后度人。

第2个回答

御剑伏魔2018.02.16回答提问者采纳什么是圆满?佛法中的圆满可不是象××功说的那样,到了什么什么地方,不再受苦佛法中的圆满是彻底的了解事物的真相,身心获得最大的自由,如此而已我学佛的目的是一点点去除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观点,让自己的身心获得自由

第3个回答

离垢-杰升2018.03.19回答修行是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去生活,正确的方式就能获得快乐、自在、幸福、解脱轮回。学佛的意义在于离苦得乐。度众生也是让自己积功累德,更快且更多地获得幸福、快乐、解脱自在。我推荐您读一读《普贤菩萨行愿品》《地藏菩萨本愿经》。好好活着,帮助别人好好活着。造福社会。自己过得幸福,帮助身边的人获得幸福。1、【我坚信,生活的残酷在于,人们最终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我坚信,所有那些不理解你的人,假以时日,如果有结果,他们必将明白;但如果没有结果,你要么等死,要么一直被骂,要么被迅速遗忘,直到有一天你拿出结果。】——乐嘉《本色》168页2、【有一次在教会听演讲,深受启发。牧师说道,一个人是否不枉此生,一是看他是否完成了他想做的,二是看大家是否很高兴曾经有这个人的存在。】——《谈笑间》乐嘉4、【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索取。】——巴金5、【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在于他能得到什么。原文:Thevalueofamanresidesinwhathegivesandnotinwhatheiscapableofreceiving.】——爱因斯坦《教育论》6、【我们对生命的责任,是去创造更高级的生命,而不是去复制那些低等的生命。】——欧文·亚隆《当尼采哭泣》214页7、【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多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弗洛姆《爱的艺术》8、【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9、【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10、【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朱光潜《大美人生》12、【一个“重商主义”的人也准备给,但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而没有“得”对他来说就是欺骗。那些基本上是非创造性性格结构的人则会有一种被别人拿走东西的感觉。因此这种类型的大多数人拒绝给予别人东西。而有些人却又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认为,正因为“给”是痛苦的,所以应该这么做。给的美德就是准备牺牲,对他们来说,“给”比“得”好这一准则就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弗洛姆《爱的艺术》第21页

第4个回答

╃→Ю儫情℡2018.02.16回答先做好自己,领悟自己再感化别人!

第5个回答

凡夫2018.02.16回答佛法是心法,要從心下功夫,《華嚴經》雲:“一切唯心造”。渡人先渡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