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修到一定程度是不是就没有七情六欲了? 时间:157次浏览2025.08.29提问 已解决问题hao231知道平台可亲可爱的匿名用户网友在157次浏览2025.08.29提问提了关于宗教相关的问题,他的提问是什么修行人修到一定程度是不是就没有七情六欲了?宗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真心佩服你,谢谢 ! 第1个回答 蕴真2025.08.29回答与人的境界来说是这样,但是在人的身体中,以健康来说,人还是具备七情六欲,因此不能说修到一定程度就没有七情六欲了,这个还看实际反应和思想境界的高度来判断。或者更直接一点,如果不修成佛,再好的修行,也具有七情六欲。 第2个回答 不老糊涂2025.08.30回答1、修行人修到一定程度也不是就没有七情六欲了,而是能控制情欲。2、所谓“修到一定程度”,无非“量化”和评估。3、修行人,还是“人”。人活着,就必然有情欲。眼耳鼻舌身意是“活着”的人的标记。4、“禅定”是有时间性的。出定就有知觉和情欲。“菩萨心”“不执着”都有控制情欲的目的。“精进心”“积攒功德”等“正能量”也是情欲。 第3个回答 御剑伏魔2025.08.29回答修行人是否完全消除七情六欲需结合佛教经典与修行实践综合理解,具体结论如下:佛教经典中存在矛盾说法佛教经典对修行者是否消除七情六欲存在不同表述。部分经典认为修行者可超越世俗情感(如《法界佛教》提到“不执着”),而另一些经典则明确指出佛教修行者仍保有七情,但能以“真性情”或“菩萨心”表现出来。修行实践强调“做主”而非完全消除高权威性资料指出,真正修行者并非完全断绝七情六欲,而是能“进得去出得来”,即能主动调节和控制情感,使其不干扰修行目标。例如,面对欲望时“当下就去做必须的事,可做可不做的事放平心态”4。禅定与金刚定对情感的影响通过禅定等修行方法,修行者可减少七情六欲的干扰,达到“不妄想、不贪、不求”的境界。但这种状态并非彻底消除情感,而是将情感转化为内在的觉察与智慧。出家人对情感的特殊性出家人因戒律约束可能更少表现七情,但佛教认为其情感本质未变,只是被“非礼勿视”等戒律所规范。成佛后的情感将转化为慈悲心,不再带有负面作用。总结:佛教修行不追求完全消除七情六欲,而是强调对情感的觉知与调控,使其服务于精神追求。修行者通过禅定、戒律等手段,达到情感与智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