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n-Bi-Ag低温锡膏的晶界强化机制? 时间:138次浏览2025.08.13提问 已解决问题hao231知道平台可亲可爱的小鱼儿网友在138次浏览2025.08.13提问提了关于化学相关的问题,他的提问有多少什么是Sn-Bi-Ag低温锡膏的晶界强化机制?化学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花,谢谢你对我的帮助! 第1个回答 阿森2025.08.13回答指晶体变成非晶体的作用。固体在外表特征上与气体和液体有什么区别。固体的体积很不容易压缩,这一点是跟液体相似的。而跟液体不同的地方是,使固体的形状发生微小的改变也需要用一定的力。因此,我们把具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的物体叫做固体。例如把各种金属、石块、冰、砂糖、玻璃、蜡、松香等都称为固体。但是,由于它们性质上的差别,固体又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在常见的固体中,氯化钠、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云母、硫酸铜等都是晶体;玻璃、松香、沥青、电木、蜂蜡等都是非晶体。在一般情况下,晶体的外表都具有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些大的晶体我们用肉眼就能够看出,例如氯化钠、砂糖、五水合硫酸铜、石英、金刚石等等;有些小的晶体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出,例如铜、铁以及其他金属。非晶体在外形上就没有这种特征,它们没有一定的形状。不论晶体的外形怎样,它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导热性、热膨胀、导电性、强度等等)是不同的。晶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各向异性。各向异性是晶体最基本的特征。晶体的各向异性在工程技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硫化铅(PbS)晶体(俗称矿石)只允许电流沿一个方向通过,在相反的方向上电流就不能通过。这种晶体可以用在矿石收音机上,把天线接收到的交变电流转变成单向电流。非晶体的一切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同的。非晶体的这种特征叫做各向同性。晶体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就没有一定的熔点。有时整个物体就是一个晶体,例如砂糖的小粒。这种物体叫做单晶体。大的单晶体的重量,如水晶可以达到几公斤以上。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排列着的小晶体(晶粒)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多晶体。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多晶体。用显微镜观察磨光了的金属材料的断面,就能够看到晶粒的杂乱排列。可是,有时晶粒是这样的细小,即使在倍数很高的显微镜下也不能看到。在多晶体里,由于晶粒的排列很不规则,所以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这一点与非晶体相似。但是,多晶体仍有确定的熔点。虽然非晶体在某些方面是跟晶体相似的,例如松香被锤击时也会象晶体一样碎成许多小颗粒。但是,经过仔细的观察后发现,有些非晶体也具有液体的典型特征——流动性。例如,沥青块会很慢地沿着水平面流动;放在容器里的沥青块,经过较长的时间后会按照容器的形状分布。倒在漏斗里的许多小松香块,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就会并成一大块,形成一个水平表面,并且从漏斗孔里缓慢地流出。把重的物体(如铅丸)放在松香表面上,会慢慢地沉进松香里面去。放在松香内部的轻的物体(如软木塞)能够从下面浮起来。由于沥青、松香等非晶体具有这些性质,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很粘厚的液体。而有些非晶体,如玻璃,则不容易流动,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近几年来,用途越来越广的各种塑料也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界限,就像导体和绝缘体一样,同一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晶体,在另一些条件下却变成了非晶体。例如,天然的石英是晶体,但经过熔融的石英,就是像玻璃一样的非晶体。砂糖粒是晶体,而熔融后做成的水果糖就是非晶体。但是,所有这些非晶体都要逐渐显示出混浊现象(透明度减弱),这种混浊现象是由于石英玻璃和水果糖内部产生了细小的晶体的缘故。如果把晶体的硫加热,使之熔化,并且使它的温度超过300°C,然后倒入冷水里,它就会变成柔软的非晶体硫,也叫做弹性硫。但经过一段时间后,非晶体硫又要变成晶体了。这些现象说明,非晶体是不稳定的,在适当情况下它会变成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