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明两个字哪个更灵动,哪个寓意更好? 时间:1264次浏览2023.11.04提问 已解决问题hao231知道平台可亲可爱的用户30303643网友在1264次浏览2023.11.04提问提了关于取名娱乐脑筋急转弯相关的问题,他的提问阐述清和明两个字哪个更灵动,哪个寓意更好?取名娱乐脑筋急转弯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感谢你,我会记得你对我的好的 ! 第1个回答 小九一世2023.11.05回答提问者采纳拼音qīng基本释义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波。清楚;明白:分~敌我。说~道理。查点:~仓。寂静:~幽。尽;完;一点不留:~除。不贪污:~廉。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拼音míng基本释义明亮(跟“暗”相对):~月。天~。灯火通~。明白;清楚:问~。讲~。分~。去向不~。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说。~令。~沟。~枪易躲,暗箭难防。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英~。精~强干。耳聪目~。眼~手快。光明:弃暗投~。~人不做暗事。视觉:双目失~。懂得;了解:深~大义。不~利害。表明;显示:开宗~义。赋诗~志。明明:你~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次于今年、今天的:~天。~晨。~年。~春。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姓。 第2个回答 御剑伏魔2023.11.04回答清明节的清明二字的来源有两个:①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②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