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教历史? 时间:1482次浏览2022.01.16提问 已解决问题hao231知道平台可亲可爱的用户8***5网友在1482次浏览2022.01.16提问提了关于宗教道教相关的问题,他的提问谁知道中国的道教历史?宗教道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的感激之情,我已铭记在心 ! 第1个回答 蕴真2022.01.16回答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道教内容包罗万象,它是在中国古代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道教一般都以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为中国道教的创立者,称他为“张天师”。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隋唐五代北宋是道教的兴盛时期。安史之乱使唐朝由极盛走向衰落,也使道教遭受破坏,但中晚唐的统治者继续沿用“尊祖”、“崇本”的崇道政策。北宋统治者继承了唐朝崇奉道教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是这一政策的奠基者。宋真宗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澶渊之盟刺激他重视本土宗教,宋真宗用了大量精力来扶植道教:宣扬天神降临、天书下降,尊神明赵玄朗为“圣祖”,并封禅泰山;大量兴建宫观,设置宫观提举;制订节日、敬神乐章,编纂《天宫宝藏》、《云笈七笺》;迷恋神仙方药、外丹黄白、养生之术。此后,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继承了宋真宗的崇道政策。北宋末期第30代天师张继先创造“正一雷法”,使正一派表现出新的活力,成为官方指定的道教诸派首领。张继先著有《大道歌》、《心说》,依据天人感应思想,将“身外雷法”和“体内炼气”相结合,以驭神住气为修道之要。宋理宗召见第35代天师张可大,命其提举三山符箓,正一派正式成为江南符箓道派的首领。北宋灭亡后,山东、河北一带出现了汉族士人创造的新道派——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为了取得汉族士人的支持,对道教表示了尊崇。金朝时期,邱处机率领弟子西游中亚三万五千里,机遇成吉思汗,对以治国安邦要以敬天爱民为本,长生久视要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十分崇敬邱处机,请其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门赋役。邱处机回到燕京后即着手“立观度人”,救济饱受战乱的广大群众,为全真道在元代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统一江南以后,道教从全真道一枝独大的局面转变为以龙虎山为核心的正一派与全真道相互制衡的发展态势。明朝统治者对道教采取了尊崇的态度,道教走向世俗 第2个回答 苏简兮°2022.02.14回答道教与其它的宗教一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早期教派并非经由同一途径,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形成的,并且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教团组织,因而中国道教史的上限极不易认定。在早期存在有符录派与丹鼎派,但其诞生过程相当复杂。丹鼎派注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术和养生气功学,它是由战国时期发展而来的。东汉后期出现的《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开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论,却无相应的道教组织。魏晋时期的内丹经《黄庭经》和外丹经《抱朴子。内篇》尽管社会影响较大,其社会组织力量依然弱小。《老子》与《庄子》也成为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由此可见,中国道教产生的过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渐靠拢而成的。各教派之间互有影响,但基本上又是独立发展,时间上前后相错,并无统一的具体创教时间可言。教名与教徒也没有统一的称呼,道教一词道见于《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见道教的产生可以由《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而注》三书看成道教活动和道教实体出现的标志。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与产生的社会背景如下:第一来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第二来源于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第三来源于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第四来源于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第五来源于古代医学与体育卫生知识。道教的历史渊源诞生于汉末,它是汉代社会的产物,是汉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汉武帝时期直接推动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传入与兴盛对道教的产生有刺激和推动作用。《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经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气化学说,2。三名同心的调和论。即主张君,臣,民直协调共处。3。阴阳五行的灾异说。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统。《太平经》的神仙系统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它具有两个神学系统:即天地阴阳系统。与神仙系统。这两者是平行关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周易参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论着作。其中心思想是运用提示的阴阳之道,参合黄老自然之理,讲述炉火炼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经。其文字古奥难懂,其真义令人不易捉摸。《老子想而注》是进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义和理论的重要资料。五斗米道与太平道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它非但没有遭到太平道那样的悲剧,反而在演变为天师道以后,成为道教的正宗。魏晋天师道在北方的传播与曹操对民间道教的镇压与五斗米道北迁有极大关系。曹操对于信奉太平道的黄巾军采用武力镇压与招降并举。后又因太平道领导张鲁投降,五斗米道的上层人物迁入北方居住,汉中的大批信奉五斗米道的民众也随之迁入北方,促成了五斗米道由巴蜀向北方传播。随着魏晋统治者对民间宗教活动有极大的戒心以及对宗教活动的禁止,五斗米道在道教律令上以及规章制度上极不完善,组织涣散,号令不一,其发展处于停滞。但是在其巴蜀地区及江南地区部分民间道教组织却在形成发展传播之中。如陈瑞领导的巴蜀天师道团,江东的于君道,帛家道,李家道等。另外魏晋之际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动这些都促成了道教的传播与分化过程。 第3个回答 御剑伏魔2022.01.17回答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由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张天师所创立,流传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